抗癌药“灵魂砍价”进医保后缘何难进医院?
为减轻患者用药负担,自2017年起,医保部门通过谈判将临床急需、价格较高的创新药降价纳入医保目录。不过,持续有患者反映,这些谈判入医保的创新药在医院开不到。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了解到,一方面,医院配备谈判药品、医生了解创新药品,需要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另一方面,要对部分谈判药品实行“双通道”的保障政策,优化医院对创新药的准入流程和激励、约束机制,解决参保者用药难问题。
3月起,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启用,119种药品通过谈判平均降价过半进医保,让不少患者得到了实惠。不过,有患者反映,部分药品在医院开不到。
事实上,自2017年医保部门启动药品谈判后,抗癌药“进得了医保,进不了医院”的问题时有发生。根据中国药学会对1420家样本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2019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肿瘤创新药,进入医院的比例约为25%。
肿瘤创新药为何难进医院,如何打通进院“最后一公里”的堵点?围绕参保人员关心的这些热点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专业人士,对此予以分析。
创新药入医院需要一个过程
目前,医院是保障谈判创新药落地的主要渠道。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副研究员曹庄说,医疗机构能否配备创新药,配备率有多少,直接影响着谈判药品政策的实施效果。医院配备创新药有一定的规律,也需要一个过程。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曾对2019年谈判药品中的西药在部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的配备情况做过调研,结果显示,2020年1月政策执行后,大部分谈判药品的配备,在第一季度呈现大幅增长,并有稳定增长的趋势,第三、四季度趋于稳定。
“从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规律:一是谈判药品进入医保后,医院的配备率一般会有显著提高;二是药品在医院配备率的提升有一个过程,并逐渐趋于稳定;三是药品类别会影响其在医院的配备情况。”曹庄介绍,通过谈判,新增准入的抗肿瘤药的配备会高于其他种类的药品,特别在肿瘤专科医院配备情况较好。
曹庄认为,谈判药品在医院配备,主要受药品自身价值、医院选择、市场供求关系等多重因素影响。
尤其对医疗机构而言,在实行药品零差率政策,医院药品按进价销售、利润部分由政府补贴之后,药品配备、储存、耗损等都成为公立医院的成本,药品从盈利因素变为成本因素,严重影响了医院配备药品的意愿。
同时,根据要求,800张以上床位的公立医院配备药品不得超过1500种。“一些已足额配备的医院,若要新增药品,需同时调出相应数量的药品,难度和阻力较大。”曹庄说,同时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核程序的设定,也会影响药品能否进院、什么时间进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陈昊对曹庄的观点表示认同,“从创新药上市到入院,医生和医院都要经历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同时,从医生对药品的认识了解,到诊疗规范的制定、形成和调整,再到广泛使用,也需要时间。”
增加药事会召开频次,提升药品遴选效率
药品进入医院目录,又被成为药品遴选,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赵斌介绍道,这是由医院的内部组织——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
赵斌说,新药进入医院,需要经过几个步骤,首先,一个获得上市资格的药品,距被医生详细地了解、掌握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信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积累足够多的证据。
要将药品大范围用于患者,需考虑新药有效性评价的局限性、特殊人群用药的安全性、临床研究指标的局限性、罕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很多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在上市数年后,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才被发现。”赵斌说。
当医生确认提交用药申请时,其所在的临床科室会组织专家初步遴选,然后将遴选结果提交给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进行审核。随后,医院会定期召开药品遴选会。
“遴选药品首先考虑的是满足治疗需求,尤其是对治疗的不可替代性、安全性和与现有药品比较等方面进行重点考量。”赵斌说,药品降价不会成为药品遴选的主导方向。
如此一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召开的频率,决定了新药进入医院的时间和速度。据了解,大部分医院召开药事会的频率较低,一些大医院一般一年一次或半年一次,个别医院几年召开一次。而谈判药品进入医保目录的有效期为两年,这意味着,一些谈判药品还未进入医院,已过协议期。
专业人士建议,增加医院药事会召开频次,提升药品遴选的效率。
“双通道”或可缓解药品入院难题
“可以预测,2020年国家谈判药品在医院的配备会有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但要保证所有谈判药品短期内有很高的配备率,或全部配备,显然并不现实。”曹庄直言道。
他透露,仍有地区将谈判药品纳入药占比、次均费用增幅等考核指标范围,这影响了公立医院配备药品,特别是费用较高的创新药的积极性。他建议对政策进一步松绑,对医疗机构配备谈判药品提供支持。
目前,一些地区已有这样的尝试,如云南省医保联合卫健部门通过取消药占比、门诊次均费用增幅、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等5项考核指标,解决谈判药品入院难题。
据不完全统计,为做好谈判药品的落地,20余个省级医保部门出台了政策,对部分谈判药品实行“双通道”的保障政策,即对参保人员使用和报销部分高值或特殊药品,实行医疗机构、定点药店共同保障的办法。
“这是医保部门‘另辟蹊径’的积极做法,解决了谈判药品进不了医院导致的供应难题。”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说。
此外,陈昊认为,还应提升医院对创新药的科学认知及服务能力,提升医生对药品了解、使用能力,创新支付方式,建立多元共付的创新药的费用分担机制,优化医院对创新药的准入流程和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合理用药。
原创文章,作者:科教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每日必读
-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曹雪涛院士在2023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致辞与往届相比,本届大会形成了参会人数最多、覆盖区域最广、学术影响最大、学科覆盖最全、方向选题最新的学术效果。大会聚焦我...
-
定安文化陕西省第六届教育联盟大会成功举办直面当下现状,探访教育变革,实现资源整合,创建丰富海洋。8月20日,定安文化陕西省第六届教育联盟大会在咸阳成功举办,为...
-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曙光青春行禁毒防艾宣讲团走进省疾控中心7月29号上午10点,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曙光青春行”三下乡禁毒防艾宣讲团在王维新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陕西省疾控中心。这是该...
-
汪桥梁当选西安市秦商百人企业促进会会长11月23日下午,西安市秦商百人企业促进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古城西安索菲特国际会议中心召开。陕西德美佳成教育科...
-
文艺家走进“人文金台 文旅胜地”采风2月25日,虽是农历正月,却有三月小阳春的温暖。由作家、摄影家、影视策划和媒体记者组成的采风团走近仰韶文化、太极之源—...
-
第十三届创新中国论坛9月18日在北京举办创新中国论坛,由中国科学报社与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于2010 年联合发起,目前已成功举办了13届。美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
-
西安市已基本阻断社区层面的传播目前,西安市基本阻断社区层面的传播,‘社会面清零’的目标基本实现,但是仍不能掉以轻心。”陈保忠表示,接下来,疫情稳定...
-
有人花1200万干细胞抗衰,专家称干细胞都是国家项目,免费的才是真的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不法“干细胞治疗”很多通过“忽悠式营销”,肆意夸大疗效,刻意隐瞒风险,骗人钱财。据报道,还有“...
-
“凝聚爱心 同心抗疫”天竺山商业联合会向该镇捐赠防疫物资8月24日,两辆半挂防疫物资车辆从西安行驶到山阳县天竺山镇政府院内,大家齐心协力把一件件防疫物资从车辆上卸下来,这就是...
-
晒秋美如画新疆塔城市也门勒乡阔克加依达克村村民抢抓有利天气晾晒玉米(10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金秋十月,乡间处处是晒秋美景,洋...
-
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以“为人民谋幸福:政党的责任”为主题。峰会主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金色大厅内,中...
-
京师律所第二届法律服务产品大赛西安区决赛落幕2022年3月12日,京师律所第二届法律服务产品大赛西安赛区(建筑工程与房地产、知识产权领域赛区)决赛隆重举行。本次决赛,...
热门活动
热门话题
热门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