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汉滨区:让人才走向舞台中央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汉滨区把加强人才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引人才、超前育人才、真诚留人才,坚持政策向人才倾斜、为人才搭建平台、靠人才推进成果转化,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人才旺,则汉滨兴。汉滨现在和今后的高质量发展,更需要一流人才和创新主体。”谈到人才对汉滨区发展的驱动作用,汉滨区委书记王孝成这样强调。
创新“良方”优惠政策引人才
“参加双选会,自己不仅代表的是区人社局的形象,更代表了全区的形象,从各细节上都要把握好……”将要赴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参加公费师范生双选会的汉滨区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股股长刘吉成说。
人才结构决定着产业结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着转型的成败。为使人才引进工作有的放矢,汉滨区先后出台《汉滨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追赶超越引领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制定下发《教体系统聘用高层次人才通知》《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本科毕业生招聘计划》等,在全区开展“百名硕博进汉滨”工程,明确由区财政局为引进的硕士、博士学历人才发放5至15万元不等的安家补助费。
“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回到汉滨工作,这多亏了区上的好政策。”江北高级中学体育教师马逸轩心存感激地说。
有感激之情的不止是马逸轩一人。数据显示,2020年,该区教育系统引进硕士研究生17人,招聘公费师范生2人、特岗教师93人,从区域外交流进入教师52人……
数据的背后饱含了汉滨区对人才的渴求,更彰显了汉滨“人才兴区”的魄力。
该区明确,对汉滨籍“双一流”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在区外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年龄在40岁以下、愿意返乡就业的,经本人申请,可按照“渠道不变、专业对口、职级对等”的原则调回本区工作。
不仅仅是教育系统,该区围绕全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重点企业,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采取组织派遣、兼职挂职、咨询服务、技术合作、项目开发、课题合作、域外研发、人才租赁等方式,加大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引进力度。同时,实施“引凤归雁”工程,从政策、资金上对返乡创业人员倾斜。
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市内外优秀人才迅速向汉滨区集聚。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该区累计与3名高端人才达成合作,引进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19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51人,开通“绿色通道”招聘疫情防控工作人员8名,招聘卫生系统医学类本科生12名,聘用定向免费医学生2名,争取38名“三区”科技人才到汉滨区工作,回引返乡创业人员810人,入库在外创业就业人士信息3万余人。
搭建平台主动服务用人才
着眼于用好人才资源、提升人才素质、激发人才活力,汉滨区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广泛开展人才培训。
“采高留低,采大留小,采中留边……”3月18日,在汉滨区瀛湖镇沙沟村茶园,汉滨区蚕桑果技术推广站站长、区农业局桑茶果专家陈恒,正在为茶农讲授采摘春茶的技巧。
村民曹仲存说:“现在按照原来的经验种庄稼不行了。陈专家教我们用科学的方法采摘,效益就大些……”
“谈不上专家呀,这全靠区上的培养,区上送我外出学习农业技术,为的就是回来后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陈恒说。
正如陈恒所说,之所以他能够成为被群众认可的专家,得益于近年来汉滨区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政策。
该区明确,外出学习,执行原单位各项工资福利待遇,对取得国家教育部承认的硕士研究生、博士学位的和对参加全国职称资格考试并取得副高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分别给予5000元和1000元奖励。
同时,该区深入推进“万名能工巧匠”培育工程,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大力培育各类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一次性给予2万元奖励,获得省级名医、名师、学科带头人称号的,一次性给予5000元奖励,对获得市级的给予2000元奖励。
在农业、医疗、教育领域,该区一方面培育本土顶尖人才,一方面充分利用尖端人才,发扬“转帮带”实施“双培双引”工程,实现红一点、带一片,达到裂变效应。
2020年,汉滨全区共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6次,受训1060人次。培育高素质农民195人,培育致富带头人480人,组织开展农业实用产业技术培训335次,受训6800户10400余人。开展电子商务、修脚师培训503人,企业“以工代训”培训2115人。培育区级教学能手164名、市级教学能手40名、省级教学能手18人,建立区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坊26个、区级名师工作室14个、市级名师工作坊3个、省级名师工作室4个。
“引凤来栖”贴心服务留人才
引进人才是基础,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为人才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则需要全区上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近年来,汉滨区坚持以最好的政策来集聚最好的人才,以最优质的服务来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以最大的诚意来留住最需要的人才,用心用情把汉滨区打造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创业创新的福地、共谋发展的胜地。
2014年,周嵘作为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被引进到汉滨区第一人民医院。在省外医院行医多年的周嵘,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医院成立心内科,并带领团队每年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600多例、PTCA及药物涂层支架术100多例、安装起搏器10余例,推动汉滨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领域的医疗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所有后顾之忧政府部门都解决了,我可以在这里安心谋发展。”周嵘说。来到汉滨区后,区委、区政府不仅协调解决了周嵘住房问题,还提供生活补助、安家补贴,周嵘子女上学、妻子就业都得到了妥善安排,周嵘已举家落户汉滨。
“在工作中,我们积极为大家争取优惠政策,打通指明职级晋升通道,让大家工作有奔头、有盼头,在汉滨区有归属感、有存在感……”汉滨区人社局专技股工作人员冯富丽表示。
汉滨区人口多,作为人社局专技股的专家,冯富丽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责任重大,她的手机总是24小时开机,每天都能接到陌生人询问职称晋升方面的问题,她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解释政策,并创新推出“送教上门”服务,深入各单位手把手面对面培训组织人事干部业务。
周嵘只是汉滨区近年来稳定人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赋予人才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探索建立优秀人才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激发各类优秀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大环境下,越来越多想干事的人才得到了机会,能干事的人才找到了适合的岗位,干成事的人才有了相当的社会地位。
在此基础上,创新薪酬改革,对于引进到区级以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紧缺人才,实行特设岗位聘任制度,享受相应职称最高岗位级别待遇,特别优秀的进行低职高聘。在职称晋升方面,汉滨区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于有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特殊人才,采取破格、优先晋升。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选择汉滨,必将为全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今后,我们将继续优化农村发展环境,创造人才集聚发展高地,围绕乡村振兴,抓住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重点环节,完善政策激励措施,健全工作机制,优化创业环境,打造最佳创业氛围,从技能培训、职称评定和创业扶持等方面做好服务,为全区乡村振兴奠定人才基础。”汉滨区人社局局长李佰智说。
原创文章,作者:科教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阅读:0
每日必读
-
安商智库创始人李伟伟出席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2024年11月16日,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在西安盛大召开。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
-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曙光青春行禁毒防艾宣讲团走进省疾控中心7月29号上午10点,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曙光青春行”三下乡禁毒防艾宣讲团在王维新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陕西省疾控中心。这是该...
-
致敬:陕西一农民河里掏到鎏金铜蚕 借50元路费捐给历史博物馆1984年,陕西石泉县谭家湾,谭福全带着3个孩子在池河淘金,突然发现一条金色的虫子在水底游动,二女儿眼疾手快,用沙篓一铲...
-
以食为本 真味心守 莲花餐饮集团第六届厨艺争霸赛圆满举行2021年6月16日晚8时,陕西莲花餐饮集团第六届厨艺争霸赛在莲花餐饮安康高新小吃城隆重举行。安康市商务局副局长罗先武在致...
-
中国材料大会2022-2023在深圳开幕7月8日上午,中国材料大会2022-2023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曦,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国家自然科学...
-
曾溢滔院士在2021医生云大会演讲:《出生缺陷和地中海贫血在MedBrain系统中的成功应用》曾溢滔院士表示,患者资料的完善,检测数据的准确,临床诊断的真实,这三点是目前医学研究的难题之一。对此,曾溢滔院士团队...
-
贾松禅:徐敏诗词集《冰心漱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贾松禅:徐敏诗词集《冰心漱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已经很多年不读诗词了。只是偶尔为了创作中的引用,才翻翻唐诗宋词...
-
有人花1200万干细胞抗衰,专家称干细胞都是国家项目,免费的才是真的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不法“干细胞治疗”很多通过“忽悠式营销”,肆意夸大疗效,刻意隐瞒风险,骗人钱财。据报道,还有“...
-
致敬中国医师丨带你认识2021“最美医生”因为是医生,天地之大,大不过一颗医者初心,“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致敬中国医师!今年的8月19日是...
-
“泥瓦匠”杨荣辉当选西安市汉阴商会第二届会长杨荣辉说:西安市汉阴商会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班子精诚团结、精致履责、克难攻坚,5年来开展各类商务活动100余次,为会员提...
-
樊代明院士:在中国每天8000人左右死于肿瘤!在2月11日下午开讲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精读巡讲第1场---整体评估专场活动现场,顶端新闻记者专访到中国工程院...
-
目光所及是生命 心之所向是使命一日是军人,终生是军人。今年60岁的孙晓红是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主管药师,她1977年参军入伍,1986年入党,是一名老兵,...
热门活动
热门话题
热门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