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总编辑”走进隆基股份 共话“碳中和”发展之道
碳中和大势汹涌澎湃。
2020年9月,中国对外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关乎能源、工业、交通和建筑等各个领域。
由于碳排放的最大来源是能源使用和消耗,因此,能源消费结构转型迫在眉睫。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9%,较2012年提高6.2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降至56.8%,较2012年下降11.7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明确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在此背景下,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或迎来长牛周期,成为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变革、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力量。
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股份倡议“零碳光伏”理念,并成为首个加入气候组织“三个100”倡议的光伏企业,承诺2028年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及运营所需电力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此外,隆基股份还“出圈”跨入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和光伏制氢领域,不断为碳中和赋能。
过去20余年,隆基股份从单晶硅棒、硅片生产做起,锚定降低光伏度电成本,确定单晶技术路线方向,通过率先攻克RCZ单晶生长技术、引领金刚线切片技术导入量产、推广P型PREC技术和双面技术,并进一步收购整合浙江乐叶延伸产业链,逐步将单晶产业化变成现实。2020年,我国单晶市场份额占比已上升至90.2%,隆基股份也已跃居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企业。
在充满挑战的2020年,叠加原辅料价格暴涨、汇兑损失增加等影响,隆基股份依然保持持续增长。2020年,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545.83亿元、85.52亿元;单晶硅片和组件出货量分别为58.15GW和24.53GW,坐拥全球第一宝座;在资本市场,其一骑绝尘,股价一度突破125元/股的高位,总市值超过4600亿元。
究其背后,企业战略、管理、技术和品牌等都是强有力的“杀手锏”。例如,隆基股份坚持“不领先 不扩产”理念,研发创新,上市以来研发投入累计约8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隆基股份又接连刷新多项N型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在此基础上扩大电池产能,强化垂直一体化布局。而面对技术迭代,其又保持长期战略眼光,设备寿命远超折旧年限。
2018年,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提出“Solar for Solar-负碳地球”的生产制造理念,希望未来在全球更多的地区使用光伏发电制造光伏产品,实现完全清洁零碳生产。实际上,早在5年前,隆基股份在云南投资时便有所实践,即“用清洁能源(水电)制造清洁能源(光伏)”的生产制造,该模式在马来西亚工厂进一步推广应用,几乎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而这也成为了隆基股份探索零碳制造的早期实践。
如今,在碳中和的背景下,隆基股份还聚焦于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制氢等领域。业界普遍认为,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将重塑全球能源体系,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能源基础。
拥抱碳中和,隆基股份仅是千万能源企业的一个典型代表。未来,在碳中和的愿景目标下,究竟能源体系会发生怎样的巨变?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电力方式,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6月25日~26日,《中国经营报》“对话总编辑”将走进隆基股份,届时多位财经媒体大咖将深入隆基股份智慧能源展览馆、光伏组件工厂,探秘其成功背后的文化基因,以及碳中和方面的实践样本经验,并围绕碳中和、清洁能源发展等话题进行观点碰撞,为碳中和、碳达峰共谋良策。

原创文章,作者:科教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每日必读
-
西安市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顾兴:因为老周 才有了我们的“爱心厨房”!老周的故事 因为老周和他的妻子,才有了我们的“爱心厨房”,爱心厨房的诞生,是我们医者除了单纯的医疗以外,延伸出人文关...
-
肿瘤分子生物学专家顾健人院士陨落肿瘤分子生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著名病理学和肿...
-
樊代明:在人类抗击肿瘤的史诗中,女性正以三重伟力重塑历史!3月8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2025年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女性专家学术大会”在南宁召开。开幕式上,樊代明表示,在人...
-
首届中国创业生态峰会暨AI智能升级转型大会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2月25日至26日,首届中国创业生态峰会暨AI智能升级转型大会在东莞常平欧亚国际酒店举办。首届中国创业生态峰会暨 AI智能升...
-
著名作家曾德强撰文:《我以书法作公益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安康市慈善协会志愿者、科教网文化顾问曾德强:做公益是不记报酬、不...
-
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及上游河道将实现“八无”据密云水库综合执法大队党组书记、大队长宇兴评介绍,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一周年,密云区委...
-
我在现场|见证一场32年的坚守,滇越铁路“人字桥”上的守桥人6月2日上午,为拍摄采访滇越铁路“人字桥”上的守桥人,在云南进行“新时代中国调研行”的新华社摄影部兰红光、张浩波、周荻...
-
人大代表邓邦莲:建设“西安康养产业示范区”邓邦莲认为,西安市新城区医疗健康资源丰富,空军军医大学、西安交大附属医院等全国名医优势资源聚集,是西安重要的医疗器械...
-
农银人寿陕西分公司全面启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周宣传活动农银人寿陕西分公司将持续推进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广大金融消费者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落实到日...
-
科教网高级顾问崔自默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系中国首位2023年5月11日16时,以“艺术连接世界”为主题的OLYMP'ARTS 2023 国际奥艺大会中国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国际知名艺术...
-
王安胜:五字工作法守护灌溉渠水费廉政,“清”字服人。引水量上去了,老百姓受益了,如何让这个好局面持续运转下去,是王站长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还是要...
-
2021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及系列活动在郑州成功举行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抗癌协会专业会员人数突破32万;分支机构数量达到93个,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肿瘤医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组织...
热门活动
热门话题
热门榜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