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精读巡讲在津收官,樊代明院士讲话
7月30-31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精读巡讲活动在天津完美收官。CACA指南是中国肿瘤学首部指南,由中国抗癌协会组织3131名专家综合53个瘤种的诊治指南,历时一年多编制而成,突出中国肿瘤整合诊疗独到之处。其发布与启用,将改变我国肿瘤治疗格局。
活动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7月30日以“膀胱癌整合诊治(MDT to HIM)前沿”为主题的“CACA指南精读系列巡讲-膀胱癌专场”由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天津市抗癌协会、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承办,北京抗癌协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河北省抗癌协会、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联合承办。
7月31日以“多发性骨髓瘤整合诊治(MDT to HIM)前沿”为主题的“CACA指南精读系列巡讲-多发性骨髓瘤专场”由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天津市抗癌协会、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承办,北京抗癌协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河北省抗癌协会、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联合承办。
两场活动均由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主持,特邀王红阳院士、张旭院士、陈香美院士、侯凡凡院士、吴咸中院士、曹雪涛院士、刘昌孝院士、陈国强院士、徐兵河院士、陈君石院士、尚红院士、石学敏院士、郝希山院士分别进行点评。中国抗癌协会所属93家分支机构、31个省市自治区抗癌协会,全国480余家医疗机构、110余家康复会组织集中观看,中数百家媒体参与直播及报道,直播覆盖人群达6611万人次。
(樊代明院士主持)
樊代明院士在会上指出,中国病人有中国病人的特点,中国医生有中国医生的经验,中国必须要创建我国独特的指南。作为中国首部整合诊治指南,吸取了中外各种指南的长处,规避了短处,突出了中国的独到之处,意义重大。未来,CACA指南将与NCCN指南、ESMO指南优势互补、三足鼎立、并驾齐驱。
膀胱癌全程管理热点问题
大咖系统讲明白
在30日“CACA指南精读系列巡讲-膀胱癌专场”活动中,天津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天津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郝继辉教授指出,巡讲走进天津,围绕膀胱癌的防控和全程管理展开详细解读,有利于促进我国肿瘤标准体系的建设,提高诊治水平,造福肿瘤患者。本次巡讲由京津冀地区共同承办,三地气候相同、生活节奏相近,面临同样的大气污染等问题,存在共同的肿瘤防控需求。本次协作也将进一步加强京津冀三地抗癌协会的协同合作,促进区域内抗癌联防基地的建立,助力肿瘤治疗领域的协同发展,实现医疗资源的共建共享,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
(天津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郝继辉教授讲话)
活动中,指南编委姚欣、陈旭升、范晋海、沈益君、瓦斯里江·瓦哈甫、陈志文等教授就医学界和公众最关注的肿瘤之一——膀胱癌全程管理中的热点问题,聚焦“指南(“规范性”)-前沿(“创新性”)-展望(“前瞻性”)”的核心学术观点,开展系统、精彩的专题讲座。
(姚欣教授讲述CACA尿路上皮癌指南的特点)
(瓦斯里江教授分享尿路上皮癌的概念变化及流行病学等内容)
(沈益君教授就晚期尿路上皮癌的药物治疗进行讲座)
(范晋海教授就尿路上皮癌当前制约临床诊疗的热点问题以及潜在解决方案和最新进展进行讲座)
(王红阳院士就当前膀胱癌的诊疗局限性进行点评)
(张旭院士就指南对膀胱癌诊疗的重要性进行点评)
(陈香美院士就癌症治疗中的临床与研究相结合方面进行点评)
(侯凡凡院士就肿瘤防治需要各学科密切合作等进行点评)
(吴咸中院士就指南的创新性整体化思维进行点评)
(曹雪涛院士就未来膀胱癌治疗的创新水平进行点评)
(樊代明院士讲话)
樊代明院士表示,当现有的肿瘤治疗方法达到饱和时,需要加强对人体自然免疫力的思考,未来治疗肿瘤的思维应从针对癌细胞转向器官保护,要加强基础研究,各领域专家加强合作,改善诊疗现状,只有不断学习其他知识,拓宽思路,才能不断进步。
规范、创新、前瞻
共话多发性骨髓瘤整合诊治
31日的“CACA指南精读系列巡讲-多发性骨髓瘤专场”活动中,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陆伟教授表示,作为会议东道主,将义不容辞地全力做好会议服务,积极拓宽宣传途径,开展推广工作,扩大巡讲的影响力,为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学术环境。同时,将以本次宣讲为契机,不断创新形式,传递科学规范的癌症防控知识,规划早期筛查,早诊早治,规范癌症诊疗行为,提升癌症患者诊疗服务,引导公众建立正确的健康观,把肿瘤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进一步促进学科建设。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陆伟教授讲话)
活动中,指南编委邱录贵、李剑、安刚、傅卫军、阎骅等教授,就医学界和公众最关注的肿瘤之一——多发性骨髓瘤全程管理中的热点问题,聚焦“指南(“规范性”)-前沿(“创新性”)-展望(“前瞻性”)”的核心学术观点,共话骨髓瘤全程管理与整合诊治。
(邱录贵教授介绍多发性骨髓瘤)
(李剑教授分享多发性骨髓瘤的预防、筛查、诊断)
(安刚教授就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行讲座)
(傅卫军教授就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行讲座)
(阎骅教授就多发性骨髓瘤的支持与康复治疗进行宣讲)
(刘昌孝院士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治疗问题进行点评)
(陈国强院士就多发性骨髓瘤的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进行点评)
(徐兵河院士对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情况进行点评)
(陈君石院士从膳食、营养和肿瘤治疗的关系进行点评)
(石学敏院士对指南的中国特色进行点评)
(尚红院士就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生存率及诊治水平进行点评)
(郝希山院士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筛查和精确诊断方面进行点评)
郝希山院士指出,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肿瘤中的好发肿瘤,在发达国家发病率更高,且在老龄人群中发病率更高,由此可见,我国的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必然是增高的。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治愈率与欧美国家相比有待提高,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筛查和精确诊断方面,尚有许多进步的余地。疾病越复杂,越需要我们在治疗上进行更精准的分层。
一部指南,数千名专家编写,数千名专家巡讲,百余位院士点评,累计观看人数上亿,既具体落实了党中央“健康中国”战略,也是向党的二十大献礼,为人民送福祉。
原创文章,作者:科教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阅读:0
每日必读
-
四川省旅游学校举行“刘绥滨大师工作室”揭牌仪式2023年4月10日,四川省武术文化研究会2023年度工作会议暨中华传统养生康复刘绥滨大师工作室揭牌仪式,在四川省旅游学校黄龙...
-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名单曹雪涛陈赛娟(女)陈薇(女)陈香美(女)陈肇隆陈志南程京丛斌丁健董家鸿樊代明范上达付小兵顾晓松韩德民韩雅玲(女)郝希山胡盛...
-
研究40多年,樊代明院士总结了“人体7大自然力”4月15日,在2021中国肿瘤学大会新闻发布会暨“百年百县”科普火炬传递活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
-
陈君石院士:利用互联网+,提高医药卫生专业水平,增强国人身体素质2021医生云大会 | 陈君石院士采访陈君石,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196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
-
曾溢滔院士在2021医生云大会演讲:《出生缺陷和地中海贫血在MedBrain系统中的成功应用》曾溢滔院士表示,患者资料的完善,检测数据的准确,临床诊断的真实,这三点是目前医学研究的难题之一。对此,曾溢滔院士团队...
-
科教网首席法律顾问方宏斌律师从警30余年方宏斌,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为陕西博义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陕西警官学院特聘教师、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道路交通安...
-
青年工作,抓住当下,传承根脉,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4月25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向...
-
子洲县吴家塔村小伙马雄伟荣获西安抗疫先锋奖杯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镇的返乡青年马雄伟,在获悉西安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后,心急如焚、彻夜未眠,在工作单位第一时间报...
-
海河流域:绿色发展 和谐共生海河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水系。近年来,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绘就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新华社记者 ...
-
秦商总会长郑翔玲:越困难越要紧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不放8月15日下午,第十二届全球秦商大会,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专场推介会在陕西宾馆举行。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杨仁华,秦商总会...
-
西京骨科军医晨跑抢救心脏骤停老人11月27日早上8点左右,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一老年男性锻炼时突然晕倒,呼吸心跳骤停,西京医院骨科上官磊医生恰巧晨跑路...
-
致敬中国医师丨带你认识2021“最美医生”因为是医生,天地之大,大不过一颗医者初心,“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致敬中国医师!今年的8月19日是...
热门活动
热门话题
热门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