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行时丨文艺作品,习近平寄予厚望
新华社记者 邰晓安 吴剑锋 邓倩倩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及文艺作品。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带你一起体会总书记对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殷切期盼。
12月28日,2021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福建厦门开幕。自1981年诞生以来,这场电影人的盛会已走过40年岁月,见证了中国影视文艺的蓬勃发展,也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影迷的关注。
对于文艺作品,习近平十分关注。
12月14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两会、基层考察等场合,习近平多次提及优秀的文艺作品。
2014年儿童节前夕,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座谈会上,习近平给孩子们推荐《红孩子》《小兵张嘎》《鸡毛信》《英雄小八路》《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少年英雄的电影,教导他们学习英雄人物。
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谈到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时说:“好几个频道都在播”“我跟路遥很熟,当年住过一个窑洞。”
2018年5月,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提起自己看过最近热播的电影《红海行动》。
2021年11月,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时,讲述了福建科技人员菌草援外的故事,自然联想起今年的热播剧《山海情》:“我就派《山海情》里的那个林占熺去了。”
1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好的文艺作品“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艺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重要作用。他提到的影视作品,不仅反映出对影视文艺作品的兴趣,也体现出对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殷切期盼,为国家和民族铸魂的良苦用心: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艺工作座谈会时,谈起了正在上映的电影《黄金时代》。藉由《黄金时代》展开,他说起五四以后在新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灿若星河的大师,留下了文艺精品。
在那场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了文艺创作存在的有“高原”缺“高峰”、浮躁之风、价值观缺失等问题,强调“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文艺工作者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习近平指出。
对于如何创作优秀作品,习近平以影视作品为例说明: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讲好故事?故事本来都是很好的,有的变成文艺作品以后,却失去了生命力。《智取威虎山》拍得还有点意思,手法变换了,年轻人爱看,特别是把现实的青年人和当时的青年人对比,讲‘我奶奶的故事’,这种联系的方法是好的。”
“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好的故事,可以演得非常鲜活,也会有票房。像《奇袭白虎团》《红灯记》《沙家浜》等,不要用‘三突出’的方法拍,而是用贴近现实的、更加戏剧性的方法拍,把元素搞得活泼一点,都能拍得很精彩。”
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优秀的影视作品也被称为“国家名片”“铁盒子里的大使”。
“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他不但要求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他自己也在多个外事场合以影视为媒,沟通中外。
2013年3月,习近平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发表演讲时提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使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
2014年7月,习近平出访阿根廷期间,向阿根廷朋友当面赠送了国礼——一套DVD光盘,光盘中赵宝刚执导的电视剧《北京青年》《老有所依》和滕华涛执导的电影《失恋三十三天》均是反映当代中国题材、反映当下年轻人生活面貌的作品。
2017年6月,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前夕,习近平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提到“《舌尖上的中国》《温州一家人》等中国优秀影视剧走进万千哈萨克斯坦民众家庭。”
2017年9月,在福建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期间,习近平又邀请四国领导人共同观看电影《时间去哪儿了》片花。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殷殷寄语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参考资料:《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学情缘》
原创文章,作者:科教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阅读:0
每日必读
-
“东航之花”张晓莉荣任安康市安商总会宣传大使侧记“因此,我建议把《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张晓莉荣任安康市安商总会宣传大使》标题,换成《东航之花张晓莉荣任...
-
人民网:新春走基层|打开就业新空间 新岗位上憧憬多近年来,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新产业新动能持续增长,新岗位新职业不断涌现,为稳就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新年新气象...
-
盘点中国院士伉俪 陈竺陈赛娟夫妻压轴在我国科学界,两院院士一直是最高荣誉。两院院士评选一般每两年举行一次,每次仅仅选出一百多人,历年当选的两院院士也不过...
-
翠溪书画汇揭牌仪式在终南山下伯琚堂民宿举办12月9日,翠溪书画汇揭牌仪式,在中华祖脉秦岭脚伯琚堂民宿举行。伯琚堂品牌创始人胡文华致欢迎词,翠溪书画汇院长蒋海先生...
-
当代著名艺术家王西京先生被授予“中铁一局荣誉职工”称号11月8日,中铁一局道德讲堂特邀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王西京,为全局干部职工带来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凝聚企业文化精神”主题...
-
对话徐雄:西安航天一中为何狠抓君子文化?2020年8月8日,首届长安君子文化高峰论坛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在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飞天大讲坛”举行。中小学举办...
-
习近平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值此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之际,我谨表示热烈的祝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
-
柞水英才徐宗德,从民办教师到当代词作家低调做人,视名利如云烟;淡然处世,笑奢侈似草芥。徐宗德用诗词为时代高歌,用他的舞台承载眼前的斑斓世界,用他诚挚的心向...
-
樊代明院士被评为2023年度人民好医生“卓越”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荣获本年度人民好医生“卓越”人物。他以70岁的高龄,编撰了中国首部“CACA指南”,汇聚了1万3千万...
-
张伯礼院士当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日前,中国工程院召开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会上公布了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第十届常委会成员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担任...
-
首届中国创业生态峰会暨AI智能升级转型大会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2月25日至26日,首届中国创业生态峰会暨AI智能升级转型大会在东莞常平欧亚国际酒店举办。首届中国创业生态峰会暨 AI智能升...
-
首届三秦忠孝文化论坛在安康恒口余岭社区举办饮水思源,光前裕后。2023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九,首届三秦忠孝文化论坛暨李茂前先生八十大寿,在安康市恒口示范区梅子铺...
热门活动
热门话题
热门榜单